CHUANGHEHUI
参会嘉宾
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产业推进部部长田丰先生
创合汇创始人、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理事、21世纪新商学研究院理事长、执行院长邵钧先生
中国平安投后管理中心总经理鲁俊先生
高特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先生
动脉网合伙人、蛋壳研究院院长姜天骄
心玮医疗董事长王国辉先生
纽脉医疗董事长虞奇峰先生
主题演讲
Keynote Speech
01
集采对医疗大健康企业的创新驱动逻辑与路径
田丰先生
02
圆桌论坛
Round Table
谷来丰先生
依次为:鲁俊先生、王海蛟先生、姜天骄先生、王国辉先生、虞奇峰先生
问:
对于医疗大健康企业来说,在当前背景下,商业模式应该如何改变才能迎来新机?
鲁俊:第一,推动企业去做创新,朝着“专精特新”或是特殊领域去发展。中国目前还是以仿制药为主,研发生产比较落后,需要引导药企去做创新提高利润空间。
第二,中国老龄化社会趋势已凸显,在这种情况下,健康养老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,而且会逐渐提升。传统的养老行业探索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,所以未来要引入技术、智能、数字化,这是未来医疗健康行业的新方向。
第三,现在全球一直推崇健康管理模式,其实我们也在致力于打造中国的健康管理,它把整个产业的边界打开。一旦有科技和技术做支撑,合适的金融环境的平台作为辅助,它可以产生的效果和服务的效率就大大提高。
问:您作为拥有十多年医疗行业投资经验的著名资深投资人,如何看待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现状?
王海蛟:现阶段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还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去年市场规模已经快接近8万亿,2030年要做到16万亿,也就意味着要9年时间翻一倍。
发展是第一主线,但是为什么我们要转型升级?我们的产业还不够强大的时候,就到了市场由医保集采主导的阶段,它缺少了企业集中度提升工程。之前的竞争集中度提升,现在变成了政策强硬推动的集中度提升。
我认为在海外也有我们转型升级的机会,中国制造现在毫无疑问是最佳选择,我们的技术标准做的不错,整体的工业体系成本低,环境压力小,贸易保护政策对他们更友好,用更少的费用提供更好的产品。
过去我们对知识产权是拿来主义,在出海的时候,应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情况下做好事情,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。
问:
您作为国内首篇《数字疗法产业白皮书》的作者,想请您为我们讲解一下“数字疗法”究竟是什么?
姜天骄:数字化也在发生一些变化,包括AI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,实际上就是在降低研发成本、提高效率,这是数字化研发的一个应用。
数字化在院内诊断应用,包括CSS,比如辅助诊断、辅助决策系统、数字病理,这是在诊断和辅助决策方面的数字化。
数字疗法从定义上来说是一款软件产品,这款软件能够直接干预疾病,与过去互联网医疗、数字医疗的最大区别就是这款软件有循证医学依据,能够去具体干预疾病,能治疗和预防或者是管理疾病。
问:
心玮医疗作为中国创新介入器械的先行企业,请您从心玮医疗首席执行官的角度,谈谈对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创新转型的看法?
王国辉:原来,企业拿到一个产品,有时间让你慢慢成长,而现在企业的成长周期非常短,而且要面临着更多的产品线竞争。
集采环境下,大家依然需要更高性价比的产品,所以国产企业还是有机会的,只是现在要更高速高质量成长去满足这个要求,必须抓住投资,持续产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,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,才能保证主要产品放量养活公司,持续发展。
问:
纽脉医疗作为心脏瓣膜微创介入产品及修复技术的前驱者,当面临国外技术与设备材料“卡脖子”难题时,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发展?
虞奇峰:第一,我们更多应从底层创新,实际上在商业领域需要更多体现在产品上创新。国内有大量的技术人员、高校、医院,还有各种工程类别企业等顶尖机构,我们需要一起进行联合攻关工作,由企业提供研发费用。
第二,联合更多单位对科技高端项目进行集中申报,这也是一个更高层面的技术合作,将以后产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解决。